第四版:副刊总第137期 >2023-05-31编印

思考 追问 坚守 超越
刊发日期:2023-05-31 阅读次数: 作者:——读阎真《活着之上》有感  语音阅读:

中南大学教授阎真创作的《活着之上》,是继他《曾在天崖》《沧浪之水》《因为女人》以来的第四部小说。这部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者以清晰而细腻的现实主义笔法,全方位展现了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诸种社会与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描摹,读完这部小说,我有以下感受,可概括为“四度”。

一是反映生活的宽度,全面而又客观。作者以细腻的现实主义笔法,全方位展现了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知识分子所面临的诸种社会与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描摹,诸如房子问题、职称问题、婚恋问题、人际圈子、学术帮派、如何跑项目、如何发文章以及高校行政化等等,大凡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小说中都有所反映,所以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了当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各种处境,这种处境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

的普遍性。任何一个生活在任何一所高校的教职工,都可以在这部小说中看见自己熟悉的影子和故事。

二是塑造典型的力度,深刻而有价值。小说聚焦于当代高校生存和丑恶现状,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处在时代浪潮和丑态百出的高校中,尴尬挣扎典型的知识分子人物典型----聂致远。与阎真另一小说《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相比,聂致远没有认可并融入当前的社会结构与秩序,而是在困窘之中仍然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与精神追求,并最终获得了认可。作者借由聂致远在悲苦环境的孤独与抗争完成对现实的超越,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坚守及其坚守意义的肯定,也对知识分子精神升华的可能性维度做了深刻描绘与赞赏,让读者也感受到坚守的意义与价值。

三是表现生活的角度,独特而又艺术。小说为了表现悲苦困境下以聂致远为代表的高校知识分子精神坚守这一重大主题,作者在小说全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小说以麓城师大为背景,在一种畸形的社会结构与秩序之下,围绕职称、课题、学位、论文、醒目等高校校园生活进行横向比较,小说中另一位主人公、聂致远的同学蒙天舒是适应这些规则的高手,他不仅很快就评上了教授,还当上了学院的副院长,而平民出身、不谙学界规则与潜规则的聂志远,以中国传统文人为偶像,坚信要献身学术,然而他的理想被一件件残酷丑陋的事实击碎,则处处受制于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他最后则在规则与理想之间保持了一种十分脆弱的平衡,表现了知识分子用良知尊严所进行的一场痛苦的坚守,小说展现了主人公坚守的过程、背景和价值。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适应“规则”与谙熟“规则”的区别与结果,在对比中,解释了真善美假恶丑。

四是挖掘生活的深度,犀利而更深远。首先,阎真是一位学者作家,在湖南中南大学文学院任教,并同时创作,20 年间共创作了四部小说,由于身份背景,所以他的作品始终关注高校、关注知识分子群体,多表达知识分子在时代进程中和历史剧变下的心灵世界、精神空间和价值转向。小说出版后,就因通过凡人小事表现当代生活的大命题畅销并获首届路遥文学奖。其次,作者在小说中着力解释了以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怎样在当代社会中需要精神和人格的坚守,以及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颂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超越“活着”之上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坚守。因为主人公聂志远超越“活着”之上所凭借的思想资源,是曹雪芹、王阳明、张载等人所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同时作者也批判了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利益化、个人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活着之上》是以传统中国文化思想资源反思的一部小说,所以这部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思想史价值。在小说的封底,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认为,这部小说展现“现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生活史、遭遇史。没有拔高也没有虚饰,但内心有着执着和向往,伴随着妥协、挣扎、痛苦。在梦中的曹雪芹和世上的聂致远之间的虚衔处,恰恰是我们精神的生机所在。”

总之,这是一部耐读的小说。因为它是高校的一面镜子,作者以小说的艺术形式全面而又深刻的描摹了高校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高校生活的丰富与厚重,重要的是我们从聂致远身上感悟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精神追求和理想希望,特别是真正体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那种魅力、精神和品位,感受到传统文化巨大的影响力、辐射力,从而大大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