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总第128期 >2022-04-30编印

时至清明 亦节亦气
刊发日期:2022-04-30 阅读次数: 作者:文明办 黄爱华 张雷  语音阅读:

高职4版-128期清明.jpg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寒意散去,被裹藏了一季的生命,在校园里蓄势待发,最是一年春好处,让我们跟着宝职学子的脚步,共赏大美宝职,了解清明习俗吧。

清明习俗

戴柳叶

午后时分,笃行路的樱花树下,一群学子踏青、赏花、佩柳,

微风划过,抖落一路笑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门户插柳是清明节特有的节俗。柳树生命力旺盛, 在春天往往最先吐出新芽。清明当天,人们有的在门口或屋檐前插柳枝,有的在头上戴柳圈,还有的地方女子头上簪柳、男子身上配柳。

艾草汁、糯米粉,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学养餐厅一楼师傅教导有方,学生们包得起劲,自己动手,入口入心满是甜蜜。

“清明时节青团绿,惠风拂面春意浓”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我国南方地区素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夏历冬至后105 日,即清明前一、二日,特定为“寒食节”。

放风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丫”先知,汉服社的女生衣袂飘飘,四月里的风牵引着指尖的风筝线,画面美得不可方物……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鸯。” 

风筝又叫“纸鸢”,拿竹篾等物做骨架,再糊上纸或绢,拴上长线即可。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旧时很多人会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如今, 放风筝已经演变成春日里一项休闲娱乐的活动。

追思故人

挥洒成诗画,方寸纳汪洋,对英烈的缅怀,对故人的思念,

在诗画社学子的笔下行云成章

“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 

清明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传统人文节日。许多地区的人们也有在清明节前后祭祖的习俗。如今,平安祭祀、绿色祭祀的方式已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与追捧,宝职校园的学子也以“网上祭英烈”“书信寄哀思”等形式来怀缅先祖,铭记英雄。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的特别, 在于赏春踏青的欢乐,也在于慎终追远的感伤。纵然形式变了、地点换了,但牵挂还在、思念不减、记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