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副刊总第125期 >2021-11-30编印

长征之路永远在
刊发日期:2021-11-30 阅读次数: 作者:凤翔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02012 班 胡锦怡  语音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诗词,一段经历,一个年代,它深远地影响着我们。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1934 年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艰苦革命征途后,1936 年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一步一步走过这段岁月,有着坚强不屈、奋不顾身的意志。或许是源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正因为心中一直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魄!正因为这心中一直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即使这一路很艰辛,牺牲了一些为了革命胜利的英雄,就是这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 余次战斗,攻占700 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 余人,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 个省,翻越18 座大山,跨过24 条大河,从湘江到乌江,从遵义到陕北。红军四渡赤水河,由被动转为主动;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过草地,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红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奠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个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染成的,凝聚着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无比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斗志。

在中央红军的队伍中,有一些女同志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在这经历的途中有个小故事,一个13 岁的小红军女孩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那袋干粮掉入河里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没有告诉他们。为了装作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的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故事虽然小,这小故事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她虽只是13 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知道体谅他人。

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长征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0 月21 日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强调“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我们是祖国的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长征精神,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的“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坚持不懈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